挑款望远镜,带你旅途一路探寻美

发布时间:2019-05-17 03:37:12   分类:居家299 views Tags: , , , , , , , , ,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它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有了望远镜,再也不惧高山大河的阻碍,随时看清对面的风景。

但是对于很多业余户外爱好者而言,市场上望远镜琳琅满目,不知该从何下手。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带大家了解一款望远镜到底应该怎么挑。

一、看光学结构

想要仔细地了解望远镜,首先得从望远镜的光学结构开始。一般双筒望远镜可以分为保罗式和屋脊式,二者不仅在外观设计上有所差别,内部成像的光学结构才是它们最大的不同之处,而不同的结构所呈现出的影像效果也并不一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们各自的不同。

1.保罗式

保罗式的特征是目镜跟物镜不在一条线上。这是由于其内部中段棱镜组的两片棱镜分别向左右错开,光线通过物镜进入,在棱镜组里经历4次反射,修正倒像,最终穿过目镜进入瞳孔。这种棱镜转像系统比较简单,因此制造门槛低,售价也较为便宜。

由于4个反射面都可以产生全反射,光线几乎没有损失,使得其成像更亮,对比度更强。而且同时具备更大景深。简单来说,就是在你视线方向有前后不同距离的两个物体,用保罗式可以同时看清两者。大景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视野内较少出现模糊区域,更适合观测运动目标。

但是由于保罗式望远镜内部棱镜错开使光路产生了“Z”形的转折,相比其他望远镜,会在体积和重量上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使距离感压缩,立体感增大,造成有一定误差的透视感和体视感,影响我们对物体大小和距离的判断。

2.屋脊式

屋脊式的特征是目镜跟物镜在一条线上。其内部中段棱镜组的两片棱镜没有向左右错开,只是一前一后排列。光线通过物镜进入,则需在棱镜组里进行5次反射,才能修正倒像,最终穿过目镜进入瞳孔。

屋脊式望远镜由于目镜、棱镜组、物镜均安装在同一个柱状镜筒内,在设计上可以做得更简约小巧。同时可以让入射光和出射光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镜筒、光路是直的,距离感、体视感等都不会畸变,接近于肉眼观察的真实效果。

综合而言,保罗式和屋脊式两种类型的差异主要是由目镜与物镜相对位置,以及光线在棱镜组内部反射次数的差异造成的。二者的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选择时必须结合自身的使用环境综合考虑。

希望小巧、携带方便选屋脊式,其可选的风格更多,很适合小孩或女士看演唱会或野外观察昆虫、鸟类等使用。而对于体积和重量都不介意的男士,可选择保罗式,比较适合大范围搜寻野生动物、坐车、坐船、观看球赛等移动场景下使用。

二、看光学参数根据使用场景选定望远镜类型后,再者就要看光学参数了。不要认为望远镜只是简单地将镜片装配在一起就行了。望远镜是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涉及到高深镜片制作和整合技术,只有多个精密的镜片协同作用下,才有可能做出更出众的望远镜。

而光学参数就是直接决定镜片精密程度的主要因素。对于一款望远镜,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放大倍数、物镜直径、视场这三项光学参数。

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简单理解就是对于观察对象的成像大小,一般由镜片的厚度和曲率决定。通常在镜身上以M×D的形式标注,其中M就是放大倍数。例如一款望远镜的标注是“10X42”,那么这款望远镜就是10倍的放大倍率,意味着看一个100米的物体,就如同在10米处一样。

手持定倍数望远镜放大倍率一般在7—12倍,新手喜欢贪图高倍,认为光学倍数越高越好,事实并非如此,望远镜的合理倍数与其口径和观测方式密切相关,即口径大的,倍数可以适当高些,用三角架固定观测的,可以比手持观测的高些。

建议手持观测最好不要超过12倍,否则倍数越高,观测视场就越小、越暗,观测效果反而下降,尤其是高倍数带来的抖动也大大增加,使观测景物无法稳定下来。即使是部队的军用望远镜也大多以6~10倍为主,目的都是追求清晰稳定的成像更为重要。

0 个赞
热门推荐
RSS订阅